一、学科基本情况 测绘科学与技术工程(0816)一级学科学术学位授权点2018年获批。 现有专任教师21人,形成了年龄结构、学缘结构、职称结构、专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其中,45岁以下的比例占66.7%,具有博士学位的比例占76.2 %;获得外单位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比例约占90.5%;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占71.4%。近5年,专业教师承担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课题30余项。获得各类科技奖励10余项,发表SCI检索、EI检索、中文核心收录等论文70余篇,取得发明专利、软件注册权等知识产权20余项。学科具有辽宁省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城镇交通环境协同创新研究应用中心、辽宁省自然资源国土测绘与保护利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等2个省级研究平台。 二、学科方向与优势特色 本学科主要学科方向包括大地测量学与工程测量、摄影测量与遥感、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三个学科方向。近年来,随着大数据、云计算、“互联网+”、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测绘理论和技术也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本学科紧跟行业发展趋势,赋予研究方向新的内核。在大地测量学与工程测量学科方向的研究特色为基于地基雷达SAR的精密工程测量,解决重要工矿和城市基础设施的高精度测量和形变监测等关键问题;在摄影测量与遥感学科方向的研究特色为多源高分辨率对地观测数据的协同处理,解决城镇交通环境要素的智能识别与演化分析等关键问题;在地图制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方向的研究特色为多模态地理大数据分析与挖掘,解决大尺度城市人-地系统复杂场景测度等关键问题。 三、人才培养目标 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面向测绘地理信息、土木建筑、交通工程等行业和东北区域特色,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未来社会与科技发展需要的、具备解决综合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并能够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与实践兼备的复合型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学生就业质量较高,80%就业于世界500强的大型国企、设计院以及测绘地理信息等单位,部分同学考取中科院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博士研究生。 四、生源与培养情况 测绘与科学技术学科生源充足,生源质量稳定,研究生报考率和录取率为3.8:1,除本校本科毕业生外,录取和调剂生源来自吉林大学、山东科技大学、河南理工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等测绘工程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高校。 五、国内外影响 学科高度重视与国内外高水平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的学习、交流、合作,注重培养研究生的国际化视野。学科与英国皇家科学院、美国东密西根大学、美国新泽西理工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和南京师范大学等开展了高水平的科技合作。 先后邀请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迈克·巴蒂教授、美国新泽西理工大学叶信岳教授等多人次来学校开展讲学。与辽宁省自然资源厅、沈阳市规划院等单位保持长期合作关系,为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做出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