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辽宁省科技厅公示了2024年度辽宁省科学技术奖会评通过项目,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李艳凤教授牵头申报的科技进步二等奖项目《多场多灾害下桥墩结构安全服役与防控关键技术与应用》顺利通过会评。
该项目组历时10余年,围绕恶劣环境性能保障与多灾害应对能力提升的双重需求,从材料性能表征、结构设计创新、服役安全保障三个核心方向展开研究。针对冻融、盐侵等恶劣环境以及动冰、强震和撞击荷载等多重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桥墩结构的性能提升与灾害防控进行研究,该成果形成了恶劣环境作用下钢筋混凝土桥墩力学性能退化机理(冻融、盐蚀和锈胀)-桥墩结构防灾综合设计方法(结构性能、设计荷载和功能需求)-桥梁结构智能防控系统(健康监测、性能评估)系列相关的理论、方法和技术体系。
这一成果突破行业关键技术瓶颈,攻克桥梁结构全寿命安全服役的行业痛点问题,已成功应用于大连至旅顺中部通道工程施工第一标段、沈阳市长青街快速路等代表性工程。实际应用中,不仅有效保障桥墩结构的安全性与耐久性,大幅减少病害发生,还显著降低后期养护成本,为辽宁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关键技术支撑,创造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值得关注的是,该项目是我校首次在土木建筑工程桥梁结构防灾减灾技术领域获得的标志性成果,也成为交通与测绘工程学院桥梁与隧道工程专业发展的重要里程碑。